得抓紧一些,来,与我同车。”
陆葳蕤便跟着继母张文纨上了牛车,陈操之与支法寒相伴而行,走着走着,识趣的和尚支法寒干脆和骑白马的冉盛同行,不妨碍陈操之与陆夫人和陆小娘子说话。
陆夫人听陆纳说起过陈操之已顺利通过大中正考核,这次又细问陈操之当日情景,因为她知道葳蕤想听。
陈操之便将当日司徒府考核之事细说了一遍,当然,陈操之没有提陆始刁难他反而受窘之事。
张文纨听说陈操之要求将明圣湖作为对他的赏赐,她不问陈操之,却问陆葳蕤:“蕤儿,那明圣湖怎么样,很美吗?”
陆葳蕤点头道:“嗯,很美,比蒋陵湖还美三分。”
张文纨一笑,对陈操之道:“操之昨日把葳蕤那幅画救回来,葳蕤大悦,看那画上三座山看了半宿,这算是葳蕤得意之作了。”
“娘亲——”陆葳蕤娇嗔。
张文纨道:“好了,蕤儿自与陈郎君说话,让我歇歇,我可都是为你问话呢。”
陆葳蕤坐在车窗边又羞又喜地看着陈操之,也不知该说什么好,娘亲可就坐在身边呢,说道:“陈郎君乘车吧,还有好远的路呢。”
陈操之道:“无妨,安步当车,正可健身。”
陆葳蕤道:“我也想下车走,却怕耽误了行程。”
陈操之道:“路还长,将到东安寺时再步行吧,我是走惯长路的。”
两个人一个车里一个车外,说些家乡琐事、花鸟虫鱼、书法绘画,没有儒玄辩难的机锋,只是娓娓絮语,恍若春风拂面,非常清爽惬意——
张文纨坐在一边,看着这一对璧人温柔地说话,心里很感动,有着强烈要成全这二人的意愿。
三十里长路,中途在一处小集镇歇了小半个时辰,饮些热茶,吃些糕点,车夫给犍牛喂了些草料,然后继续赶路,来到汤山脚下已经临近午时。
东安寺在汤山南麓,距离山下有一里多路,张文纨与陆葳蕤都下车步行,支法寒在前领路,一行人沿山道缓缓上山。
张文纨见汤山风景秀丽,山虽不高,但云蒸霞蔚,好似有仙人在吞云吐雾一般,不禁连声赞叹。
陈操之道:“陆夫人,那并非云雾,而是汤泉蒸发出的水气,汤山即因泉而得名,用汤山之泉沐浴可强身健体。”
支法寒问:“陈檀越以前游过汤山乎,何以言之甚悉?”
陈操之道:“吾师稚川先生在其《玉函方》里提及建康汤山,认为汤山之泉对风痹之症和三燥之疾极具疗效。”
这时,山道上走下一个僧人,向支法寒合什道:“师兄,钱唐陈檀越请到了吗?”
支法寒道:“这位便是陈檀越,还有左民尚书的夫人与女郎,前来本寺进香。”
那僧人赶紧分别向陈操之、陆夫人和陆葳蕤合什施礼,又对支法寒道:“师兄,今日寺里贵客不断啊,半个时辰前,王逸少王檀越也到寺中拜访吾师,王檀越是从京口返回建康路经此地的。”
陈操之听得王羲之也在寺中,顿觉精神一振,王羲之是东晋最能让后世铭记的两个人之一,另一个是谢安,王羲之流芳千古是因为他那生花健笔,谢安则是因为其非凡的雅量和挽狂澜于既倒的功绩名传百代,东晋风流集中体现在这二人身上——
陈操之与谢安有过一面之缘,片言只语便匆匆而别,诚然遗憾,而王羲之更是至今未得一见,原以为入建康就能见到这位爱鹅成癖、为老妪书扇、辞官不做优游山水的书圣王羲之,却道去了京口,未想今日会在这汤山东安寺相逢!
陆葳蕤时时注意着陈操之,这时轻声道:“陈郎君可以向书品第一的王公请教书法了。”
陈操之微笑道:“这个自然不能错过,不过最要紧的还是去看宝珠玉兰。”
陆葳蕤晕红上颊,说道:“看宝珠玉兰也不是很要紧,我也很喜欢书法的。”
支法寒师兄弟二人在前,陈操之陪着陆夫人和陆葳蕤在后,入山门,见半山腰上一座清雅小寺,大殿三楹、精舍十余间,另有草庐若干。
支法寒的师弟先进寺中向师父支道林禀报,支法寒陪同陈操之、陆夫人和陆葳蕤正待入殿叁拜,却听得佛寺后有喧哗之声,有人道:“如此擘窠大字,当世也只有我家小郎君写得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