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矮子是个典型的闷葫芦,八竿子打不出一个屁来,谢警官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将矛头对准王麻子。
虽然王麻子牙尖嘴利满口谎言,但总比他那个只会闭上眼睛装死的弟弟好对付。
“王麻子,老实交待你杀了几个人!”谢警官厉声道。
“一个都没杀!”王麻子硬着脖子回应道,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
谢警官怒极反笑道:“笑话!你一个人都没杀?那百把斤人肉天上掉下的?”
“我承认确实在猪肉里面掺了人肉,但是我保证一个人都没杀!”王麻子依旧抵死不承认。
“王麻子,你信不信我让你们兄弟俩死无葬身之地!”谢警官被王麻子滚刀肉般的态度气得睚眦崩裂。
谢警官这句威胁的话如果换到现在来说明显是“犯错误”的,但在解放初期却是理所当然。
前文曾经提到过,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我国没有颁布《刑法》,也没有专业的法院等审判机关,公安局拥有的权力远大于现在,犯罪嫌疑人只要一进公安局基本上就很难出来。
像王麻子和王矮子这种情况可以说是“证据确凿”,谢警官完全可以直接宣判他们的死刑,甚至可以发动群众批斗他们,“死无葬身之地”不仅仅只是说说而已,很可能变成现实。
“谢警官,我真不是忽悠你,这些人肉是我们兄弟俩从死去的乞丐身上剔下来的!”
“死去的乞丐?”
“没错,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就会有很多乞丐冻死在路边,我们兄弟俩前几天接到杀猪分肉任务时,正好遇上我娘病情加重,于是我们一商量,决定找几具冻死的乞丐尸体将肉剔下混入猪肉中,而真正的猪肉用来到省城请大夫帮我娘看病!”王麻子说出的这番话恰恰印证了谢警官的推测。
“不要含糊其辞,说详细一点!”谢警官正色道:“具体哪天起歹心的,怎么找到乞丐尸体的,怎么剔肉分尸的,尸体的内脏和骨头怎么处理的,都详详细细给我交待出来,一个字都不准遗漏!”
王麻子点了点头,说起了事发的经过。
王麻子的母亲从去年开始就身体不好,到了今年更是一天不如一天,秋天刚过就躺在床上起不来了。
父亲抗战年间被日本鬼子杀害,王麻子和王矮子是母亲一把眼泪一把汗辛苦拉扯大的,所以兄弟俩对含辛茹苦的母亲极为孝顺。
王麻子就连追求狗剩姐姐的心思都没有,一心想将母亲的病治好。
梁大夫虽然经验丰富,但毕竟只是个赤脚医生,面对王母所患的重症束手无策,唯一的指望就是省城大医院有大夫能治好王母。
王麻子王矮子两兄弟曾经借过一辆牛车拖着母亲去省城,甚至还尝试过轮流背着母亲前往,但可惜只走了短短几里路母亲就气若游丝,再这样颠簸下去估计连县城都出不了就会死在半路上。
(上世纪五十年代,农村见不到机动车的踪迹,绝大部分老百姓都是靠着一双脚走天下,王麻子赶着牛车送母亲不亚于开着劳斯莱斯。)
于是王麻子只能独自上路,想到省城的大医院请一个大夫到村里来给母亲看病。
但他千辛万苦抵达省城医院之后,却被所有大夫无情拒绝。
当时的医疗条件比较简陋,不仅仅医院的数量少,有经验的大夫更少,每天都要接待许多病人,要想一个大夫丢掉其他病人去上百公里外的小山村单独给一个垂死的老太太诊治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当然也有例外,王麻子发现个别大夫在休息的时候也会外出给人诊治,他凑上前哀求大夫和他一同去乡下家中,大夫却鄙夷道:“人家有权有钱,你有什么?”
这话让王麻子心里凉了半截。
之后的几天王麻子求爷爷告奶奶眼泪几乎都哭干却始终没有求得任何一个大夫同意,只能黯然返回家中。
从村里到省城,再从省城到村里,王麻子走了几天几夜,一路上风餐露宿自己饿了个半死不说,还发现了数具倒伏在路边的尸体。
王麻子好歹也是个战争年代过来的人,对尸体早就有了免疫力,当时只是哀叹一到冬天就有好多人过不了年关,不过等他回家再一细想,却发现找到了一条救治母亲的路子!
回家之后,王麻子看到侧卧在床上呻吟的母亲,心想日子好不容易好过一点母亲就重病缠身,搞不好这个年关都过不去,心里如刀割一般。
正好这个时候他接到了通知,和往年一样,杀猪分肉的任务又安排给了他和弟弟王矮子。
王麻子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找几具刚死的乞丐尸体,将肉全部剔下来混入猪肉中,这样最起码可以替换出上百斤猪肉,然后再用这些猪肉作为筹码去请一个大夫,百斤猪肉在当时是一个无比巨大的财富,就是省城最好的大夫都能请过来!
(还有一章,正在码字,稍晚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