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兄妹夏桐和慕斯年陪伴下,去了一趟井冈山龙潭瀑布和黄洋界,又去了一趟罗家湾附近一个山头,周一一早,跟着慕斯年回了梅县。
赵慕芝独自留了下来,因为夏樟赴台签证还没有下来。
这段时间,赵慕芝天天去看吴仁越拍戏,并且剧组帮着打杂,赵慕芝是学建筑,她对村里老建筑还颇有些兴趣,拍了不少照片,另外也帮吴仁越搭了几间简易旧房子,赵慕芝又做起了吴仁越跟班。
一周后,慕斯年送来了夏樟签证,赵慕芝带着夏樟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罗家湾。
夏桐陪着两位奶奶罗家湾住了下来,每天陪着婆婆收拾收拾果园,给院子里小菜地浇浇水,罗水莲是一个闲不住人,家住上二天,便把院子里小菜地重收拾出来,撒了些小白菜种子,如今都可以拔鸡毛菜吃了。
吴明伊也没闲着,她把金桔旁边空地收拾出来,移栽了些兰花,刚开始转活,并没有开花。
夏桐笑着对她们两个说:“不知道人还以为你们要住多久呢,一个养花一个种菜。”
“丫头,这你就不懂了,我们要是一种生活态度,积极人生态度。”吴明伊说,她想着下次来时候,没准这兰花便开了。
“没事,反正有你老舅公呢,让他时不时来浇点水,等过年回家我们还能吃上呢,那花也能养活。”罗水莲话实。
夏桐也没有闲着,她想起来黄伯隽要十月份结婚,她打算送一幅绣品给他。因此,夏桐选了一幅喜庆应景鸳鸯百荷图。既有百年好合,又有不羡神仙只羡鸳寓意,当然,因为时间关系,这幅绣品只有长两尺宽一尺半,就这夏桐还是熬了不少夜。
慕斯年看了半成品,又得知夏桐熬夜赶这个,忙说:“干嘛这么费心给他准备礼物?随便买点什么就行。”
夏桐自然听出了他言语里酸味,笑着说:“我不是拿了黄奶奶一把扇子吗?人家那个可比我这精贵多了,我不过是想还了黄奶奶那份情。还有,黄爷爷还送了我一幅字呢。”
“那也不用你还,我来替你还,那把扇子是我抢过来。”慕斯年就是不想把夏桐绣东西送出去,这绣品不像字画。实太过费时。
“知道了,以后不送了。他不就结这一次婚吗?”。夏桐主动牵起了慕斯年手。慕斯年嘟囔了一句“那可未必。”
八月初时候,温萱亲自送了夏樟回来,同行还有赵慕芝。当然,温萱此行目还有另外一个,考察梅县投资环境,吴家已经决定了。梅县建一个药厂。
罗水莲对温萱到访显然有些手足无措,好这些日子她跟吴明伊相处下来,多少也了解了些吴家人品与家风,所以当温萱要向罗水莲跪着敬茶时。罗水莲忙拦住了,笑着对温萱说:“这可千万使不得,我知道你是一个做大事人,也是真正大户千金小姐出身,我是一个没见过什么世面农村老婆子,你能来看我,还能拿我当一位长辈敬着,我就很知足了,我也不懂你们那些大户人家规矩与说头,有什么没做到没做对,你也别笑话我,就看两个孩子面上,多担待些。”
罗水莲说完忙从温萱手中接过茶,喝了一口,温萱愣了一下神,夏桐忙说:“大妈,我们这边也很少跪着敬茶了,尤其是城里人,是早就没了下跪这种说法。”
夏桐说不是实话,南方乡下这边还是流行下跪,娘子不仅要跪长辈,还要跪比自己大平辈,杜鹃结婚时夏桐记得很清楚,杜鹃也是拜完天地给大坚妈妈跪着敬茶。
吴明伊当然知道这些,她听吴仁越跟罗水莲探讨过这边风俗习惯,而且,当初吴仁越写剧本时也咨询了夏桐很多当地习俗。
“第一次见面,理应如此。”吴明伊说了一句,既然罗水莲是夏世轩明媒正娶妻子,那么第一次见面,受他儿媳敬一杯茶也是应该。
温萱听了吴明伊话,立刻又端了一杯茶跪了下去,恭恭敬敬地把茶举过头顶,罗水莲只得再次接过茶杯,红着眼睛喝了一口,放下杯子,忙把温萱搀起来,然后从自己枕头底下摸出一个红布包着长条形东西递给温萱。
夏桐看了一愣,她看了看慕斯年,慕斯年摇摇头,夏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