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小蛮腰笑道:“清娘,你不去踏雪寻诗,怎么和你晴儿姐姐凑起热闹来了?”
“现在又没雪,再说了,诗又不是想寻就寻得着的,人家这两天懒得出门,看晴儿姐姐研制纺车怪好玩的。”清娘仰起俏脸,一脸三月阳chūn的明丽之sè。
“好玩?好,咱们就去瞧瞧你晴儿姐姐的杰作。清娘,如果你喜欢,我让你晴儿姐姐把冠名权让给你,不叫苏晴纺车了,咱们叫清娘纺车可好?”
“才不要呢,这可是晴儿姐姐辛苦了好些时rì才研制出来的,自然是用晴儿姐姐的名字。”
杨逸和清娘说说笑笑,来到前院。
杨家前院引有活水进来。买下这宅子时,杨逸就让人在前院建了一座大水车。现在十三娘的水力纺车的动力就来自这架大水车。
俩人到来时,前院已经围满了人。家里的丫环小厮,还有杨家在田庄新创建的“杨氏科学院”的几名能工巧匠也在,苏晴这次这么快把水车纺车研制出来,少不了这些能工巧匠的协助。
杨逸的到来,一副男装打扮的十三娘顿时露出温和的笑容来,杨逸上前笑道:“娘子辛苦了,成了吗?”
“官人您瞧瞧!”
“嗯,我来瞧瞧。”
杨逸说着走到那部大纺车前,这部水力纺车长足有二丈多、宽约五尺。先造地拊,木框四角立柱各高五尺。中穿横桄,上架枋木。其枋木两头山口,卧受卷、长柱、铁轴。
次于前地拊上,立长木座,座上列臼,以承轼底铁箕。用木车成筒子,长一尺二寸,围长一尺二寸。计三十二枚。内受纱缠。车上俱用杖头铁环,以拘车党轴。
又于额枋前排置小铁叉分勒纺条,转上长驻。仍就左右别架车轮两座,通络皮弦。下经列车上拶转驻旋鼓。
整架大纺车由水车带动轴承,将转力传导到纺车机架左侧导轮上。左侧导轮的转动通过皮弦与右侧的导轮相连,左右两个导轮形成周而复始的圆周运动。
下皮弦直接爪在锭杆。通过摩擦带动锭杆,从而带动锭予旋转。上皮弦则通过摩擦带动纱框铁轴上的旋鼓,进而使纱框转动。
纱框的转动。则依靠一对装置相交的木轮、旋鼓、与绳弦的作用。因此,纱框铁州轴上的木轮与压在上皮弦下轴承的木轮的转动方向是反向的。
而且这种水力纺车若是去掉提供原动的水车,可用人力或畜力转动左边大轮,照样能纺纱。
这样一样,就不必要非在有水力的地方才能工作了,大大方便了在北方一些缺少水源的地方建厂。
这纺车说来复杂,杨逸看到的实物其实还是比较简单的,最大的不同是它的锭子,现在大宋使用的小纺车只有一绽子,也就是说一次只能纺一根纱线,海南岛带回来的那架纺车也不过三锭。
而这加水力纺车的锭子足有三十二个之多,也就是说它一次能纺三十二根线。它的锭子不象后世的纺机那样是竖的,而是卧式的,均匀地分布在一根长轴上;
如果水车提供的动力促够强的话,这跟轴还可以再加长了些,那它所能容纳的锭子就不止三十二个,完全可以成倍的增加。
据杨逸所知,所谓的珍妮纺车,初时一次只能纺八根线,而它已经被喻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了。
那么苏晴研制的这部一次能纺三十二根纱的水力纺车,能否成为大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呢?
杨逸相信,西印度洋贸易商社只还在自己控制之下,这个目标一定能达到。
杨逸看完之后,问十三娘道:“娘子,大致计算出来了吗?你这水力纺车一天能纺多少纱?”
十三娘欣然道:“这还要再等等,等妾身算一下才行。”
“怎么算?”
“官人来算好了,现在半个时辰能纺四斤半的纺,官人算算一天能纺多少,嘻嘻。”
“一百斤左右。”杨逸的数学还可以。
“平常的纺车,一般一天能纺纱三斤左右,官人,一天一百斤的效率,官人满意了吗?”十三娘颇有些邀功的味道。
嗯,杨家很穷,十三娘都没钱买珠钗头面了,人家还指望着这项改进能赚些私房钱呢。
却听杨逸说道:“当然不满意,我希望有一天,娘子能把它改进成一百锭,甚至更多。”
****************************************************
PS:感谢土豆维尼、鱼龙鑫鑫、h、jīng忠堂后裔、逍遥之剑气飘香、123546210、秋之神光、七sè菠萝包等人的支持,谢谢你们。
昊远这今天得了重感冒,头昏脑涨,但因为没有存稿,只得免为其难继续码字,也不知道写得怎么样,大家觉得还过得去,就帮赞一下,鼓励一下伤病不下火线的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