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轨道上的列车,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停下来修上半小时、一小时,这铁路运行图就彻底乱了。
说话间,一声汽笛响起,这个世界第一台蒸汽机车离开了军器监的汴水码头,沿着钢铁的轨道,向着五里之外的仓库区驶去。
目送机车驶远,章惇又问:“成本是多少?”
“不算之前的花销,造出这一台机车,用了两百贯不到……”
“还是不如马。”
一匹中等水平的挽马,朝廷的采购价只要六到十贯,一台机车相当于三十匹马。
这还是没算之前的花销,为了蒸汽机,研究开支早超过了百万贯。而为了能蒸汽机上车,朝廷的投入高达四十万贯。人工还没算进去,加工费更没算,韩冈所说的两百贯完全是材料的成本。
韩冈打得埋伏,了解的人都知道,章惇也清楚,只是他没穷追猛打,又问:“能拉多少货?”
“连车两千石。”
章惇摇头:“更不如马。”
在连接码头和仓库的重载轨道上,由十六匹挽马组成的一支车组,可以很轻松的拉走满载两千石粮食的八节车皮。
韩冈叹了一口气,“难道就一直用马不成?”
“当然不。”章惇不是挑衅,今天他的心情其实很好,“只觉得太慢了。还要追加投入,早点将更好的蒸汽机给造出来。”
韩冈笑了一下:“能上船的?”
章惇斩钉截铁:“能上船的!”
章家——确切的说是章惇这一房,现如今是大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海商,拥有一百四十余艘满载排水量超过两千石的海船,最大的甚至有五千石。
每年来自两广(包括交州)的特产:稻米、白糖、木材、香料,海产品,等等等等,多达上千万石的货物,有一半以上是通过章家的海船运送到沿海各路的港口中。
一旦船用蒸汽机发明,章家船队简直是如虎添翼。对于实用化的机械动力,章惇只会比韩冈更期待。
韩冈望着远去的烟柱:“应该不会太久了。”
“几年?”章惇立刻追问。
“几年。”韩冈没能给一个准数。
“几年就几年吧。等再过几年,玉昆你说过的铁船,怕也是能下水了。”章惇带着淡淡的笑意点头,转过来,却发现韩冈脸上的怅然,他一惊,问,“怎么?难道还有问题?”
“不是。”韩冈摇摇头,“这些年只是技术有所发明,但在自然之道上,依然没有什么进展,有些烦心。”
章惇抬手指着不远处的铁路,“铁路贯通东西南北,蒸汽机车也上了路。若有**攻气学,把铁路指给他看便是,玉昆你何须烦心?”
“外道不足为虑,只担心如今的发展不能持久。”韩冈叹息道,“道理为柱梁,技术仅是外墙。柱梁不坚,外墙岂能持久。”
没有微积分,没有经过严密论证的万有引力定律,当然也没有《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现在的科技发展,完全可以说是建立在泥沼之上。
韩冈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只是结论,而不是推导和证明的过程。
机械设计,大地测量,天文观测,用到数学工具的地方太多太多。可发展迟缓的数学,与不断推进的科技已经成了鲜明的对比,甚至可以说拖了后腿。
韩冈现在都很难确认,他把后世经过数百年无数学者总结出来的真知卓识,忽略了推导过程而一股脑放出来的行为,会不会已经成了科学发展的阻碍,换个说法,就是造成了知见障。
当然,可以期待一个划时代的天才出现,解决现如今所面临的问题。
不过那样的话,韩冈能做的就只能是广种薄收,尽可能的推广义务教育,看看更多的人口基数中,能不能出现一个两个能完成微积分的天才。
只是那样的话,又不知要多久,韩冈都不能确定自己能不能看到那一天。
“好了。”韩冈收拾起心情,“下面我还要去开宝寺一趟,这边就拜托子厚兄了。”
“就为了几根柱子?”
“人工造的石柱。”韩冈强调道。
章惇摇头,“真不知道为什么玉昆你不先修桥,去造什么天王殿。”
“呃,和尚死不完。”韩冈说道。
另一世界,镇压整个地球的超级大国,能在电力都还没有普及的时代,没有太多现代化的机器,却能将铁路修到十万公里以上,正是因为其修建的地区,主要就是在广袤达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大平原上。
大宋现如今在平原上修筑铁路已经能算是熟能生巧,也培养出了一批专业的筑路队伍。但难度更高一点的山林河川,依然是修筑时最大的症结。
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刚刚问世,谁都没有经验,如果出问题,那可是要死人的。既然如此,还不如让那些一心一意去西天的和尚先来。
嗯,和尚死不完。i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