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王赵桓含着金钥匙出生,出身显赫,从小到大所拜的名师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尽管梵羽成为了王师,但说白了只不过是赵桓上百个师傅中的一个,甚至可以说是名气、威望、资历最差的一个。
不过,梵羽有一个最大的优势,那就是与太子赵桓年龄相仿,两人有共同的话题,甚至可以说是臭味相投。
从阳谷县回来,赵桓明显把梵羽当成了心腹,毕竟在一起经历过生死,再加上他脑袋瓜灵泛,这些特质使得他尽管刚入王府,却进入了******的核心幕僚团队。
在王府里,除了梵羽之外,还有两位老师深得赵桓的信任,其中一人名叫翁建寅,负责教授赵桓的书法和绘画,另外一人名叫汤少知,负责教授诗词歌赋。
这两人名为赵桓的授业恩师,实际上充当智囊的角色,赵桓每有事情犹豫不决的时候,便会召两人一起参详,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幕僚团队。
翁建寅和汤少知都是出身书香门第,世代清白,道德文章不说冠冕当代,也属于最出类拔萃那一撮,更重要的是两人注重学以致用,眼界颇高,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都有不俗的见解。
同为王师,两人性格差异巨大,翁建寅平和内敛,深沉如水,汤少知清高娟狂,恃才傲物。
只是,两人看梵羽的目光都有些不善,俨然把他当成了祸国殃民的绣衣使者江充之流,毕竟在他们眼中,梵羽因为擅长斗鸡才成为王师的,走的是旁门左道的路子,不学无术。
赵桓坐在书房,看着三人,问道:“父皇不允许本王回京,你们都说说,本王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
汤少知抚着胡须,淡淡说道:“子羽小友有何高见?不妨说来听听。”
翁建寅倒是没说话,只是眼神一直在梵羽身上驻留,那副神情已经表明了立场。
梵羽知道自己资历浅声名不显,能在定王择师考试之中脱颖而出已经是走****运了,没想到这么快就进入******的“高级智囊团”,肯定引起了汤少知和翁建寅的不满,因而两人在无形之中联手挤兑自己。
梵羽拱手说道:“高见不敢当,在下才疏学浅,有什么没有想到位的地方,还请两位先生海涵……”
“无论王爷归不归京,身为太子殿下,都当为天下表率,孝道还是要尽到的,皇上及宫中各位娘娘的贺礼自然不能少。”
汤少知打断梵羽的话,问道:“贺礼如何挑选是一门大学问,不知子羽有何高见?”
梵羽略微沉吟一下,说道:“东平府乃偏僻之地,金银珠宝、山珍海味等稀罕物品自然比不上东京城,但此地乃孔孟之乡,在下建议王爷可以从这方面做些文章,譬如去道观祈福,求得无上真经……另外,山东物产丰富,可挑选本地土特产与真经一道作为贺礼,虽说这些不是什么贵重的礼物,但贵乎虔诚,彰显王爷一片赤子之心。”
梵羽所献的策略抓住了一个“孝”字,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赵桓之所以失宠,是因为他数次违逆徽宗皇帝,这是“不孝”的表现,现在梵羽所说的这些,只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