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长叹几声。秦王呀,你说唐瑛心善,其实,放不下父子之情的正是秦王你呀,你对陛下还抱有期望,连唐瑛都看出来陛下完全放弃你了,你为什么还要痴迷不悟地等下去。在心里哀叹几声,长孙无忌无奈地摇头而去。
唐瑛突然返回长安向皇上报捷的消息在唐营里传开后,别人倒没什么,李元吉却看出端倪了。突厥大军还没撤呢,这仗也没打起来,报捷?报什么捷?望着秦琼貌似镇定却闪烁躲避的眼神,李元吉冲到了李世民的帅帐里,要他说清楚唐瑛到底为什么回长安,派唐瑛回长安,为什么没有知会他?
李世民无奈,也知道这事无法瞒过李元吉,只得告诉他,唐瑛失踪了,已经一天过去了,还没找到人,没办法,只能说唐瑛回长安,要瞒过此事,同时也避免唐瑛在外遇到危险。
“唐瑛不会去刺杀颉利了吧?”李元吉的第一反应与长孙无忌一样,毕竟唐瑛有刺杀高开道成功的过往,由不得他不往这方面想。
李世民摇头叹气:“本王已经派人想办法潜入突厥大军中刺探消息。目前还没消息传回来,所以,这事也难说。”
李元吉不疑有他,倒吸一口冷气:“这女人太狠了吧?她若得手倒罢了,若是出啥事……我们咋给父皇交代?”
李世民做苦笑状:“本王也正在为这个发愁,只能乞求老天保佑,让她平安归来。”
李元吉装模作样地跟着李世民叹了几口气后才告辞,一回到自己的营帐,他马上写了两封信,命亲卫火速送回长安,向李渊和李建成做了汇报。唐瑛的生死他是无所谓的,这个女人能用则用,不能用他也不想去招惹,但他可以利用这件事狠狠打击一下李世民。
突厥军营里,颉利等人自然不明白唐军营地里出了大事,面对李世民似真似假的数次挑战,打与不打已经争论了几天了。按照颉利的想法,怎么都应该去试试唐军的能力,一次攻击也没有就撤军,他面子上下不来。而突利和其他人却都想早早收兵回去,这场雨下的让他们失去了耐心,再说,唐军的统帅可是李世民,战无不胜的李世民带给突厥人的压力的确不小。
讨论了几天后,颉利拗不过大家的反对,只好派突利和他的从叔阿史那思摩去见李世民,即便退兵,也要收取点好处费才行。
阿史那思摩不是第一次见李世民,却是第一次直接和李世民对话,正是这一次的交往,让阿史那思摩做出了人生的重大抉择。出入长安多次,并被李渊封为和顺郡王的阿史那思摩,对军功卓越的秦王早就有了好感和仰慕之情,所以,这一次的会谈,让阿史那思摩把仰慕换成了忠诚,并在贞观年间,成为最忠心于李世民的少数民族将领之一。
而与阿史那思摩一样被李世民风采所折服的还有突利可汗。李世民的长笑之声,自信之神情,舍我其谁的气质,都深深地迷倒了突利,从这时起,突利就有一种直觉,颉利绝对不是李世民的对手,他和他的部落,将来的荣华恐怕要靠李世民这个汉人来给予保障。出于这样的想法,突利唐突地向李世民提出结拜兄弟的建议,出乎他的意料,李世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而这次的结盟,为李世民以后解决东突厥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这是突利没有想到,却是李世民早就看到的。
武德七年九月初,在与唐军对峙了半个月后,颉利在突利和阿史那思摩等人的劝说下,终于决定撤军。突厥大军撤回草原,随即派来和谈使者,索要了一批金银珠宝后,算是给这场战事做了了解。
突厥撤军了,李世民却又等了半个月才收兵回长安,这半个月,他依旧在找唐瑛。只是,此时的唐瑛却早已经按照自己的计划离开了凉州境内。当然,唐瑛做事一向有自己的主见,她的离开,并非像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想的那样要避开这场兄弟之争,相反,为了寻找解决之道,她要帮李世民再立大功,那就是彻底解决突厥的威胁。她很清楚,虽然她给了李世民选择,但,李世民在没有被逼上绝路之前,恐怕是不会采取那些办法的,所以,她只能去给李世民创造掌握兵权的机会。
既然历史上李靖能解决突厥人,她相信,在她和李靖的共同帮助下,李世民一定能彻底解决突厥人。在这段时间里,即便李渊还是不愿意更换太子,李世民军权在手,也有了主动权,不至于真被逼的动手发动玄武门事变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