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百夫长带着几名士兵来到了平山县文院。
萧县令、程院君和陆学政早已等在了县文院之中。
见那名百夫长带着几名士兵进入了县文院,三位大人问明原因之后,马上敲响了县文院的青铜圣钟,召集了留在县文院中的秀才班所有学子。
由于战事紧急,众位学子只是拜过了县文院中的众圣圣像和圣碑,就背着各自的背包匆匆离开了县文院,赶往通往西岭县城的西城门。杜若佩着童生剑,背着弓和箭囊,挎着背包,跟在队伍之中。
一路上,县令萧大人和学政陆大人随行而来。
陆学政使用浮纸之力,使一张宣纸悬浮在空中,然后一边跑,一边提笔在纸上写下了一首由楚国文人罗秀所作的疾行诗《健步》。
杜若清楚地感觉到,整个人身体非常轻巧,几乎是在踏风而行。杜若怀疑,如果以这样的速度去参加奥运会的话,估计都可以轻松拿下那些美国的短跑名将了。
在陆学政书写疾行诗的同时,萧县令动用了平山县文院玉印的力量,写下了《诗经》之中的名篇《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谐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萧县令写下第一句话的时候,红色的才气已经跃然纸上。杜若与其他学子一起看着萧县令,心中充满了羡慕。杜若不禁想道:“进士果然与秀才、童生不同,只写了一句,整张宣纸上就泛出了这么多的才气!”
全诗完成之后,《秦风·无衣》幻化成了红色大字,浮现在半空中。《秦风·无衣》慢慢变成了无数碎片,飞入了正在疾行的学子和讲师的身体。
每个人的身上都泛着淡淡的红光,杜若感觉,此刻的自己仿佛身披着一件无形的铠甲。与此同时,杜若的心里充满了慷慨雄壮的爱国情怀,和一种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这就是《诗经》中的名篇《秦风·无衣》的力量!这首讲述秦国兵士同仇敌忾、共御外辱的兄弟之情的诗,使得杀妖队伍里每个人心中满溢着奋起从军、誓死保卫国家疆土的豪情壮志!学子们纷纷摩拳擦掌,团结一心,共赴战场。
与等在城门口的兵士们汇合之后,众人鱼贯冲出了城门,学子们身后响起了萧县令的声音:“这首《秦风·无衣》可以维持一天一夜的力量,杀妖时,大家要想着众圣的教诲,想着我人族的同胞!”
杜若正好在王夫子的旁边,王夫子问道:“这次杀妖,你有什么想法?”
杜若答道:“听那名百夫长说,城门口处大约有百余名妖民和妖兵,而且他们一直在探头探脑,想必是听说了朝廷撤兵的旨意,来咱们平山县城探探虚实的。为了不让这些妖兵妖民发现县城里的真实情况,咱们应该设法把这些妖兵和妖民全数歼灭,以免走漏了大队人马已经撤离的消息。”
王夫子还没有答话,就听见旁边一位百夫长粗声粗气地赞道:“看不出来啊,你这小哥生的白白净净,细皮嫩肉,却也懂得战场上的道理,你说得很对,苏将军下令,让咱们将这些妖民妖兵全数歼灭,好让西岭县城里的妖蛮摸不清咱们平山县城里的虚实,省得他们大举攻城。哎?话说那些妖兵都跑到哪里去了?”
早在平山县城西城门大开,一百士兵和近百名名学子冲出城的时候,那一小股妖兵妖民早四散分开,一时之间踪迹全无。
那名姓吴的百夫长下令道:“一百兵士分成小队,学子们以班为单位分开,务必在那些妖兵妖民逃回西岭县城之前,全部歼灭!”
王夫子和赵夫子带领秀才一年乙班的十五名学子,加上二十名士兵,组成了一支小队,向西而行。
王夫子从衣袋里取出一块发亮的黑色石头拿在手中,对众学子讲解道:“这是鸣妖玄石,如果有妖蛮出现在附近的话,这石头会发出声音示警。”
叶彬不解地问道:“这不可能吧?石头怎么能发出声音呢?”其他学子也纷纷露出好奇的样子。
王夫子看了看杜若,问道:“杜姑娘,你素日里喜欢博览群书,不知是否知道这鸣妖玄石的事?”
杜若差点翻了白眼,这么多“土著居民”尚且不知道这鸣妖玄石的事情,她一个“外来”的,又怎么会明白?
突然,杜若脑中灵光一现,想起了苏洵老先生写的《石钟山记》。杜若问道:“夫子,莫非这鸣妖玄石是中空的?”
王夫子眼前一亮,说道:“杜姑娘果然学识渊博!”
杜若心中好笑,没想到居然蒙对了!
王夫子继续说道:“其实说着鸣妖玄石是中空的,也不全对。鸣妖玄石的中间有一块深黑色的小石头,像是鸣妖玄石的内核。平时这块深黑色的小石头悬浮在鸣妖玄石的里面,如果碰到妖蛮的话,鸣妖玄石的内核就会感觉到妖气而颤动,碰到外面的石头,从而发出声响。而且,遇到的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