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这么多,也应该介绍一下现在的局势了。
首先,最受人关注的,胡人在国师的建议下设下了一个伪退的计策,而且还凭借着这个计策,由左右贤王联手执行,成功的把追击的那十余人六人打的重伤,可以说,如果不是王越突然出现,这十人能有几人回去都是个问题。
而那夜过后,说是胜利,其实没有一点收效的胡人,将要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也就随之到来:还剩十余天就到冬天了,但胡人却仍然没有攻下武关,也就是说,一直都没给汉人造成实质性的伤害。胡人虽然体魄强健,不过如果让他们以一层衣物过冬的话,那也是不可能的事。
他们也曾想过假戏真做,直接撤回长安,过了一年再求发展。不过这个想法才刚一提出,就被列为下下策。首先,就是以长安现在的惨败程度究竟能不能容得下这么多胡人。不要以为胡人只有剩下的八万人,别忘了,浩浩荡荡的鲜卑的五万大军,也将不日抵达。
其次,即使勉强容下了这些胡人,也无法让他们真的度过冬天。由于胡人的杀掠成性,一路上烧杀掠夺无所不作,所过之处一片惨淡,而国都长安自然也就首当其冲。
从前长安的摩肩接踵,繁荣昌盛的富饶景象早已不见,仅剩下了满城的断垣残壁。至于要趁着过度秋季冬季的这十天勉强维修长安一番,这也是可以直接无视的方案。
从胡人现在的位置到长安就要两天的距离,再加上长安附近大半都是草原,准备材料的工作还要准备上几天。而且修葺长安也是一笔大的工程量,没有几天的时间根本下不来······这些因素也就都证明了一件事情——修长安根本来不及。而如果想要凭借着这些碎石头度过冬天——那大单于还打什么大汉,这智商,连一加一等于几都不一定算得出来。
第三,如果他们就这么退了,那匈奴人在草原上的不败神话将会被彻底打破,各个族落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一定会有所动作。而最先有动静的,而且动静最大的,就一定是早已和匈奴不死不休的鲜卑,乌桓两族。
再加上羌人又和鲜卑族态度暧昧,一旦鲜卑率先发难,羌人自然不会看着,十有八九会和鲜卑联手;有了出头鸟先动手,那些部落自然也不会闲着······这么一来,匈奴人将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第四,如果退守长安,也就代表着胡人失去了他们最大的野战优势。胡人野战方面倒是真的是难以匹敌,不过如果让他们守城的话,那他们的作用还不如一个小孩。下了马的胡人,就像是拔了牙,没了爪子的老虎,只能吓唬人了。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匈奴人的士气将会因为无功而返而跌落到谷底,大单于的威信也将一落千丈。好不容易才出现的安定局面,也将会因为他们的退守,再次分崩离析。右贤王尚且可以放心,而左贤王最为活跃,光是站在左贤王那一边的王公贵族不知有多少。到时候只要左贤王有异心了,大单于的位置可能就要换人了。
介于以上五点,大单于非常明智的没有选择退守长安,继续听着众人的意见。而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