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李傕郭汜最有可能的选择。听到周瑜这断然的话语,张济顿时有些慌了,下意识的看向贾诩。但见贾诩就像是没有听到一般,端坐在原地,面不改色的继续听下去。
“这些是李傕选择南下,也唯有西去,才是张济将军最好的结局。”周瑜整理了一下思路,沉吟了片刻,继续道:“武关往西则是长安,长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地处在大汉的咽喉之处。四通八达,再往西,是张鲁的汉中;南下,则是西城。虽然城小,不过度过一个冬天还是绰绰有余;北上,就是马腾的地方。”
“马腾虽然曾经被他们打垮过一次,不过马腾长年在羌人中度过,自身也沾染了许多的野性。但是还流着汉人的血脉,皇帝的那道诏令,他也一定清楚。最可能的,就是和李傕他们再次死战一番。”
“他们一旦发生战役,结果我不好推断,中间的可能性太多。不过可以肯定的,强龙不压地头蛇,李傕虽然兵力强盛,但是在马腾的地界上,哪怕胜利了,也定会元气大伤。再加上他们不得民心,只要他们输了一阵,他们将要面对的,就是全天下的愤怒。”
“因此,贵军最需要的,就是想办法让李傕不得不西去。”话已至此,周瑜收住话头,不再言语。这是他们三人咕咕球球半天时间得出的结果,而周瑜选择说出来,也只是为了赢得张济的好感。反正以贾诩之能,必然也会看透这些。倒不如抢先一步,也好为日后打算。
“报——”就在张绣慢慢反应的时候,一个士兵跑到帐篷之外,大声道:“将军,斥候来报,前方三十里处有千余胡人,正在攻打一座小土坡。由于考虑到被胡人发现,所以斥候并没有在进一步探查。”
“千余胡人打一个小土坡?”这个想法顿时出现在所有人的脑中。贾诩当即继续问道:“这千人都是何人的部下,可曾探的清楚?”
那个令兵没有犹豫,回道:“报军师,一面锦旗之上绣着金鹰,倒像是左贤王的军队。”
张济则是继续问道:“那胡人的斥候可曾发现我军?”“没有,我们只是遥遥的看了一眼,确认了一下,便撤除了。”那个士兵回道。他倒也精明,知道当退则退的道理。
张济下意识的看向贾诩,贾诩却视而不见,像是没发现张绣的难办。张绣无奈,再次看向吕休。不过他们军中的事,自己一个外人不好插手,也只是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最后,张绣虽然不愿,不过考虑到周瑜的分析,还是看向了周瑜。周瑜沉吟了片刻,淡淡道:“张将军,胡人的骑兵要比我们的骑兵快上不少。因此可以确定的,胡人的斥候没多久就会发现我们。到那时,我们反而失去了突袭的优势。依我之见,我们还不如直接突袭,或许会收到意外的成效。”
张绣点了点头,赞成了周瑜的说法。而吕休在此时也是开口道:“张将军,胡人只有千人,我们不如派遣部分骑兵,吸引了胡人的注意,也好隐藏住我们的真实实力。”
张绣虽然不会什么战术,倒是个从谏如流的好君主。答应了这个计划。而后贾诩则是抱拳道:“张小将军,在下愿意带领后军,在小将军打破胡人之后,赶上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