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城里涌进那么多的灾民,不几日城外必然支起赈灾的粥棚,这粮价势必要上涨了。”
易敏之诧异的看了那个婆婆一眼,很有远见啊!却不想那边的几个连声附和道:
“是啊。往年一到这个时候粮价就上涨,我昨天已经让我家婆娘卖粮囤了起来,只是不知这次又要多久才能平息粮价。”
“往年端王府是最早支起粥棚的。只是如今灾民涌进来都三天了,还不见施粥是何原因。”
“听闻端王府的三姑娘出了些事情。所以晚了些。”
“就说呢,端王府的孺人心最是慈善不过了。每年逢佛诞日施粥尚且不说,各地有了灾情她是第一个站出来捐财捐物的。”
那老婆婆感慨道:
“还施恩不望报,老婆子去岁去佛诞日去上香便亲眼见到一个孺人救过的丫头要进府为奴为婢来报答救命之恩,孺人没答允,还给了那个丫头银钱,听说后来还亲自牵线给那个丫头寻了一个好姻缘。”
“是啊,听我婆娘说,孺人用来施粥的粮食都是先王妃庄子上出产的粮食,从来不用市面上的粮食,以免粮价疯长之下让京城里的人没了米吃。孺人怕施粥的粥不够了,每日里清粥小菜的省下的银钱全都拿来接济灾民了。”
“最重要的是,孺人做了这许多,都是为了端王府的少爷姑娘们积福,不然为什么要用先王妃庄子上的粮食?那些都是留给少爷姑娘们的财产,这样做自是以显出少爷姑娘门心善来。”
“哎,怜那孺人啊,做的这许多却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自己却得不了半分好处。”
“我婆娘家的外甥女夫家的隔壁嫂子家的侄子的女儿便在端王府当差,听闻孺人虽是丫头出身,是傲气的紧,当年要自梳不嫁终生伺候王妃的,若不是王妃临终先斩后奏的为孺人请封,她断断不会在端王府为妾的。先王妃去世的时候给孺人留了不少的嫁妆,是孺人只要了一处庄子说是日后若有儿女了给儿女留着,其它的都给大姑娘留下了。每逢施粥,孺人也会拿出自己庄子上出产的粮食。”
“好一个有骨气的女子!”
……
易敏之垂眸看向碗里熬的黏稠的粥,里面映出一个笑容温婉,无论何时都维持着得体温柔模样的桐雪来,她突然之间便没了胃口,往桌子上丢了一把铜板便起身离去。
雇了一顶轿子回到端王府,甫进二门,看门的婆子便向她投来怜悯的目光,易敏之心下纳罕,还没回到茶园便见到燕舞匆匆过来:
“易姑娘好。”
燕舞对着易敏之微微屈膝。
易敏之赶紧避开了,顺便还了一礼,笑道:
“当不起姐姐一声姑娘,还是叫我敏敏就好,不知姐姐此来何事?”
燕舞叹口气,上前去挽了易敏之的手,道:
“妹妹昨晚是去了哪里?夫人派人去宫里问,却说妹妹早已回来。夫人是左等右等看不到人,叫人好不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