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的科举,赵徽认为这些题目还是比较简单。
一共是三个科目。
文科,主要考的内容是儒学,以及律法文章等。
数科就是和算数有关的。以实际情况为例,诸如户口统计,田地划分等内容。
武科考的是兵法战阵,以及个人武力。
第一次的科举,不管赵徽和徐庶郭嘉准备的多么充分,真的开始的时候,还是会有很多问题。
发现问题,就解决问题。
这第一次,就是要向所有人表明,科举制已经正式推行,谁也无法更改。
赵徽势在必行,同时也在告诉那些世家和寒门子弟,赵徽是认真的,并不是随便说说。
很多寒门子弟,都已经赶到蓟城。
但是当初反对的世家,他们的弟子更多。
一共有一千多人参与,其中寒门子弟不过三百人,剩下七百多人全是各个世家豪族的小辈。
他们反对科举制,因为察举制是在他们控制中,他们想让自己的晚辈成为孝廉,不过就算一句话的事情。
就算这个晚辈是个白痴,什么都不会,他也可以安安稳稳的坐在官位上。
所有事情,自然会有其他人帮助他完成。
他什么事情都不需要做。
现在换成科举制,世家的人还能不能成为官吏,完全是靠他们自己的知识,他们的家族,给与他们的帮助变得非常有限。
他们比起寒门子弟的优势,就只在于他们在知识的学习上,会更轻松一点。
可以拜名士为师,想要什么书籍,都可以直接花钱购买。
科举制虽然给寒门子弟,打开了一条可以改变自身命运的道路。
但是一切还要靠他们自身的努力。
寒门子弟的七点,还是要比那些世家子弟要低得多。
这一点,赵徽现在还无法改变。
不过任何时代,富裕的人,所拥有的资源总是比穷苦的人多得多。
并州幽州两州之地只有三百寒门子弟来到蓟城,参加这第一届的科举考试。
凉州之地的寒门子弟,不可能只有这三百人。
只是更多的人,就算想来,他们的经济却不允许。
根本拿不出数千钱,用于路上的花销。
更多的寒门子弟是想来而来不了。
但是更多的世家子弟,不是不能来,而是不想来。
这七百人,不过是世家派来试一下水的。
根据寒门子弟数量,他们派出了两倍的人数。
就算科举制给寒门子弟开了一条希望之路。
这些世家的人,也要把这条给堵住。
就按照赵徽之前说的,只录用前一百名。
按照平均来算,世家的人占七十,寒门占三十。
但是世家的人,一个个都非常骄傲,他们根本就看不起寒门子弟。
不认为前一百名,会是一个均数。
他们不觉得寒门子弟和他们会是一个水平。
既然是公平公正的考试,寒门子弟的成绩肯定不如他们。
就算有几个易数,一百个人中给寒门子弟五个,就已经差不多了。
这是他们这些世家的底气。
他们占据了科举人数的七成但是在录用上,他们的人数要占据九成五。